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要想掌握java虚拟机的回收机制,那么它的常用回收算法就是需要程序员重点学习了,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java虚拟机常见的几种算法类型都有哪些。
1、标记/清除算法
之所以说标记/清除算法是几种GC算法中基础的算法,是因为后续的收集算法都是基于这种思路并对其不足进行改进而得到的。标记/清除算法的基本思想就跟它的名字一样,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标记阶段:标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前面介绍的可达性分析算法的过程,遍历所有的GCRoots对象,对从GCRoots对象可达的对象都打上一个标识,一般是在对象的header中,将其记录为可达对象;
清除阶段:清除的过程是对堆内存进行遍历,如果发现某个对象没有被标记为可达对象(通过读取对象header信息),则将其回收。
2、复制算法
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复制算法出现了。复制算法的原理是: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内存上,然后把这一块内存所有的对象一次性清理掉。
复制算法每次都是对整个半区进行内存回收,这样就减少了标记对象遍历的时间,在清除使用区域对象时,不用进行遍历,直接清空整个区域内存,而且在将存活对象复制到保留区域时也是按地址顺序存储的,这样就解决了内存碎片的问题,在分配对象内存时不用考虑内存碎片等复杂问题,只需要按顺序分配内存即可。
3、标记/整理算法
复制算法在对象存活率较高时要进行较多的复制操作,效率会变得很低,更关键的是,如果不想浪费50%的内存空间,就需要有额外的内存空间进行分配担保,以应对内存中对象全部存活的极端情况,因此,在老年代中由于对象的存活率非常高,复制算法就不合适了。根据老年代的特点,高人们提出了另一种算法:标记/整理算法。从名字上看,这种算法与标记/清除算法很像,事实上,标记/整理算法的标记过程任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回收,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线以外的内存。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