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用户调研是我们在做产品分析的时候会经常用到的一种分析方法,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用户满意度分析都有哪些判断标准。
1.用户满意度(CAST)
用户满意度一般是用来衡量用户对一款产品服务和体验的整体满意程度。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那这不是单一变量昂,产品功能不好用会影响满意度,运行速度慢也会影响满意度,这和设计有很大毛球关系吗?所以这里需要指明,用户满意度的侧重其实是偏向体验侧的,而且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调研的问题,或是抽取与体验设计直接相关的命题得出单一变量的评分值。
如果是侧重体验侧的CAST,我们基本分成2大块内容去了解用户对整体产品设计的感受:
(1)美观舒适度:看的顺眼嚒?(里面再有多项细分问题)
(2)上手易用性:用的习惯吗?(里面再有多项细分问题)
量化过程操作起来是这样的:基本是问卷形式给到用户,每组题目对应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的不同满意度。后通过问卷里的满意度占比我们会得到一个0-100%的满意度评分,比例越高说明用户越满意,也说明在这个指标上你的设计是相对成功的。
2.净推荐值(NPS)
之前我自己都有点混淆nps和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一度以为它俩就是袋鼠和袋鼠它妈的关系。但实际上NPS是独立且对C端产品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体验衡量指标,它旨在了解用户是否愿意将这个产品推荐给ta的朋友。很显然它是个无法改变的多变量指标,但也可以为设计的好坏提供一些侧面佐证。
净推荐值的判定基本把用户划分为3大个群体:
(1)推荐者(9-10分):产品的活跃用户,会热情的推荐产品给朋友
(2)被动者(7-8分):对产品满意但忠诚度不高的用户,给个糖就会被竞争对手拐走的那种
(3)批评者(0-6分):对产品明显不满意的用户
量化过程操作起来是这样的:一般只需要通过问卷一道题“是否愿意将产品推荐给朋友”得到用户反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多加道题“为什么你选择推荐or不推荐?”。这里记住一个公式:NPS值=推荐者所占比例-批评者的比例,推荐者与批评者的比例差越大,NPS值越高。
3.用户费力度(CES)
费力度这个指标相较以上2个指标使用率较低一些,因为它更偏向产品与交互层面,通俗点解释可以理解为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以及使用成本高低。
量化过程操作起来是这样的:一般只需要通过问卷一道题“你需要花多少力气去实现自己的需求?”设置难易度1-5个等级,得到用户反馈。
通常我们获取这些指标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就是调研了,常见的定量(问卷)与定性(访谈)调研结合。其中定量可以帮我们把用户对体验设计的直观感受量化成一个具体整体的数值,而定性可以帮我们收集到更多细节的问题所在。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