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程序员都在学习低代码编程开发技术,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低代码编程开发的产生原因都有哪些。
低代码/无代码开发与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些思想、方法和技术,例如软件复用与构件组装、软件产品线、DSL(领域特定语言)、可视化快速开发工具、可定制工作流,以及此前业界流行的中台等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
从库、框架、脚手架开始,软件工程就踏上了追求效率的道路。在这个道路之上,低代码、无代码的开发方式算是宏愿。复用、组件化和模块化、DSL、可视化、流程编排……都是在达成宏愿过程中的尝试,要么在不同环节、要么以不同方式,但都还在软件工程领域内思考。中台概念更多是在业务视角下提出的,软件工程和技术领域内类似的概念更多是叫:平台。不论中台还是平台,就不仅是在过程中的尝试,而是整体和系统的创新尝试。我提出前端智能化的“人机协同编程”应该同属于软件工程和技术领域,在类似中台的业务领域我提出“需求暨生产”的全新业务研发模式,则属于业务领域。这些概念之间无非:左右、上下、新旧关系而已。
此外,低代码/无代码开发与DevOps、云计算与云原生架构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DevOps、云计算……都属于基础技术,基础技术的变化势必带来上层应用层技术变化。没有云计算的容器化、弹性缩扩容,做分布式系统是很困难的,尤其在CI/CD、部署、运维、监控、调优……等环节更甚,什么南北分布、异地多活、平行扩展、高可用……都需要去关注。但是,云计算和DevOps等基础技术的发展,内化并自动化解决了上述问题,大大降低了关注和使用成本,这就是心有灵犀,在这样的基础技术之上构建应用层技术,限制少、约束小还能适应各种复杂场景。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