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低代码编程开发技术我们在前几期的文章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很多次了,而本文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低代码平台核心功能。
基础物料的搭建和接入是保证业务可视化的基础。无论是行业的开源组件,还是团队自定义的基础组件,搭建平台都应该无缝地进行预期内的接入和控制。这是因为,从业务长期迭代的角度来看,耗费人力的一定是频繁的业务组件。解决定制化的组件和接入组件由此成为低代码平台长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编排能力就是页面排版和对逻辑编排。无论是特定场景的页面的组件逻辑,还是用户自定义的交互(包括用户行为的服务端能力支持)都应该通过逻辑编排能力进行支持。大部分的页面搭建工作都是在桌面端完成的,但是页面渲染的产物可能是多种形式的,比如:PCWeb、H5Web、小程序,那么在搭建运行时的实时可视化和搭建完成的多端适配和多场景适配,这样就解决了跨技术栈和跨端问题。
虽然是low-code的设计方案,但还是希望输出的代码是可以进行二次开发的,因此好能pro-code与low-code互相转换。编程产物分为初级产物、中间产物和终产物。产物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平台的可复用性和灵活性。无论是基于低代码开发和源码的混合开发,还是基于低代码平台的二次开发,都是low-code平台需要考虑的事情。
运行时能力也非常重要,对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编辑器引擎,可以方便快速接入各类组件和中间件。而对于运营人员(CitizenDeveloper)来说同样也很重要,针对不同的产品和业务场景,需要定制基础业务模版和和业务配置,方便他们快速地进行差异化的功能设计。
协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就不言自明了。低代码平台的核心就是降低对专业性的要求。因此,使用者无论是谁,都应该有更高的效率提升。而数据统计和分析是所有平台都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
那么,整理了核心能力如下:基础资料的搭建、基础资料的接入、业务编排能力、界面渲染能力、代码转换能力以及运行时能力、协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以上就是我认为的低代码方案应该具备的能力模型。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