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架构思维的培养与应用是每一位软件开发程序员都需要培养的一个编程开发能力,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领域驱动微服务架构思维都有哪些类型。
架构思维
抽象是作为架构思维的核心,使我们站在大局观察,屏蔽细节;这系统划分哪几个模块?模块之间的如何协作的?抽象又可以衍生出两种思想划分与协作。
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定责与拆分,定责不是交通事故的定责而是划定职责,明确模块的使用场景,应该被什么依赖?应该依赖什么?拆分其实就是分而治之的思想,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拆分成一个个简单而小的问题,化繁为简逐个击破自然就迎刃而解。
协作的目的是整合划分好的模块,被拆分的模块如果无法整合到一起,拆分则失去了他原有的意义。
技术服务于架构,架构服务于业务,业务服务于商务。所以有明确的业务蓝图才可以很好的规划架构方向;选择好合适的技术才能很好的支撑架构。此时我们开始着手实施微服务,然而在实施时我们还会考虑一个比较核心点,究竟如何微?粒度究竟到什么程度?怎么明确依赖关系?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身边同行有实施微服务的失败案例:拆分粒度过细导致系统复杂度过高;拆分粒度太粗又没达到微服务该有的效果等。那么是否在业界有一套科学的指导方法论?我认为是有的,DDD战略设计与分层架构。
为什么说DDD适合微服务呢?DDD是一种通过划分业务边界,将复杂的业务领域简单化的设计思想,也就是化繁为简。为什么在上文重点强调DDD战略设计?DDD分为战略设计与战术设计。
战略设计
主要从业务视角出发,建立业务领域模型,划分领域边界,建立通用语言的界限上下文,界限上下文可以作为微服务设计的参考边界。
战术设计
主要从技术视角出发,侧重于领域模型的技术实现,完成软件开发和落地,例如我们常讨论的聚合根、实体、值对象、领域服务等代码逻辑的设计与实现。
从以上两点的描述可以看出,战略设计从业务视角出发,而架构服务于业务,两者都需要从业务出发,DDD战略设计与微服务都有同样的设计思想:分而治之、化繁为简,那么战略设计的思想完全可以作为微服务架构设计的指导思想,此时此刻此场景不谋而合。
分层&切割
也可以叫N层架构(N>=2),其实本质在于划分职责、隔离关注点,保证各层之间的差异足够清晰,边界足够明显,其特点自顶向下依赖,逐层传递。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