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Java编程开发语言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被越来越多的程序员掌握,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Java编程请求合并实践问题分析。
思考一个场景,在高并发的系统中,在每秒内有大量的请求要访问数据库,如果不考虑缓存,怎么才能够处理降低数据库压力。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多简单啊,增加带宽,加内存提升服务器性能。
如果不用这些方法呢?那么就可以用到请求合并的方法,将一段时间内的请求进行合并,然后统一提交查询数据库,能够做到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查询进行批量处理。
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些请求对实时性的要求不能太高。在这个条件下,牺牲一定的处理时间,来减少网络连接数,这么处理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方法。
再看看之前提到的请求合并,实现起来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以什么粒度作为合并请求的规则:
这里推荐按照时间粒度去合并请求,不推荐按照请求数量达到一定值再进行合并是因为有可能一段时间内请求数量比较少,达不到阈值则无法执行,造成早到达的请求等待非常长的时间。
Java中的ScheduledExecutorService提供了定时调度机制,且本身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接口,所以本身也支持线程池的所有功能。
2、如何存放一段时间的请求:
存放请求的方式就比较多了,我们知道,在高并发系统的设计中,消息队列被普遍应用于解耦,使用消息队列存放请求是非常合适的做法。由于我们这里是单机环境,能够保证线程安全的阻塞队列LinkedBlockingQueue就能简单实现我们的需求。
3、如何将请求的结果返回给请求
自从JAVA1.5以后引入了Future接口,用于处理异步调用和并发事务。Future表示一个可能还没有完成的异步任务的结果,针对这个结果可以添加Callback以便在任务执行成功或失败后作出相应的操作。简单的说,我们可以用它来接收线程的执行结果。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