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观察者模式是我们在学习java编程开发的时候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软件设计模式之一,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内容都有那些吧。
1、概念描述
观察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又叫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主题对象在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Redis和常用消息中间件的发布订阅模式,都是基于该原理实现。
2、核心角色
抽象主题角色
抽象主题角色把所有对观察者对象的统一聚集管理,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抽象主题角色又叫做抽象被观察者(Observable)角色。
具体主题角色
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观察者对象;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改变时,给所有登记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具体主题角色又叫做具体被观察者角色。
抽象观察者角色
为所有的具体观察者定义一个接口,在得到主题的通知时更新自己,这个接口叫做更新接口。
具体观察者角色
具体观察者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所要求的更新接口,以便使本身的状态与主题的状态协调同步。如果需要,具体观察者角色可以保持一个指向具体主题对象的引用。
3、源代码实现
基于消息推送模式
主题对象向观察者推送主题的消息,不管观察者是否需要。
基于消息拉取模式
主题对象在通知观察者的时候,传递少量信息。如果观察者需要该消息内容,由观察者主动到主题对象中获取,相当于是观察者从主题对象中拉数据
4、两种模式比较
推模式是假定主题对象知道观察者需要的数据,直接推送,使得观察者对象难以复用;而拉模式是主题对象不知道观察者具体需要什么数据,将把自身传递给观察者,按需要取值。
5、优缺点总结
观察者模式的主要的作用是对象解耦,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隔离。
程序中包括多个被观察者和多个被观察者,开发和调试比较复杂,而且Java中的消息的通知默认是顺序执行的,一个观察者的执行阻塞会影响整体的执行效率。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